檢視相片


2018年中島美雪介紹會台中場實況。來源。

中島美雪的歌,儘管膾炙人口,甚至傳唱全亞洲,但就像〈線〉一樣,是需要研究跟解釋的。日本最大的中島美雪歌迷站,叫做中島美雪「研究所」,顧名思義,可見一班。在台灣,筆者主講的〈中島美雪介紹會〉,十年來講了數十場都講不完。

中島美雪的歌,不輕易允諾明日,嚴守命運的中立性。一名介紹會的觀眾說:「很多時候,活著真不容易找到解答。如果讓我來定義活著,也許是很簡單的:你被理解了——世界殘酷而美好,多麼幸運,我們能在美雪的音樂裡,尋到寬待和理解的自由。」


常說曲高和寡,深刻的詞意不太容易受到普遍的喜愛。但是中島美雪的歌,常常像〈線〉一樣,可以簡單地讀取,也可以在咀嚼後頓悟,不妨礙流行又隱含深意。

這在中島的華語翻唱歌又更微妙一些,因為語言的隔閡,比原曲更難被發現;比方萬芳的〈睡醒〉,原詞是學運過後的滄海桑田;其詞意的深邃,埋伏在成千上萬的華人耳邊,由命運(仕合)決定,聽者有無察覺的機緣;或者說,能否察覺歌詞中的禪機,是由聽者的命運起伏決定。運彩

運彩

宗薩欽哲仁波切在〈愛與情感關係〉中說:「有很多傳統的佛教徒正轉變成基督徒,就是因為佛教沒有一個好的結婚儀式。我實際上正試著收集一些想法,以創造出某種佛教婚禮。然而如果我真的用正宗方式來做,會行不通。若是那麼做,當一對新人在我面前時,我會說:『嗯,你們知道的,世事無常,或許幾天後就持續不下去了。』佛教徒更可能有一個離婚儀式。」

若真有這樣的佛教結婚儀式,或許〈線〉會很適合吧:「縱向的線是你,橫向的線是我,交織成布,或許有一天,幫助他人感到溫暖。」然而,不是必然,只是或許,樂評津津樂道地如此解說著。


※作者為專欄作家,環境資訊中心、台達電低碳生活部落格等專欄

更多上報內容:

網紅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