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娛樂城

檢視相片
台灣音樂家許石早期融合台灣各地曲調編寫成「台灣鄉土交響曲」,相關手稿在許石百歲冥誕紀念特展中展出。(江昭倫 攝)

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所屬台灣音樂館今天(11日)舉行「民歌與流行的追想-夜半歌聲聽許石」紀念特展開幕記者會,紀念以創作「安平追想曲」、「鑼聲若響」等著名歌曲的作曲家許石百歲冥誕。許石的兒子許朝欽更將父親所錄製的「台灣鄉土民謠全集」等系列唱片等文物捐贈給台灣音樂館,讓這些珍貴的歷史聲音史料成為館方永遠珍藏。#央廣記者鄭翔云、江昭倫報導#

台灣民眾耳熟能詳的「安平追想曲」、「鑼聲若響」、「夜半歌聲」等台語歌曲,其實都是出自台灣音樂家許石之手。國立傳藝中心所屬台灣音樂館11日特別為許石百歲冥誕紀念特展揭幕,介紹許石精彩一生。許多文化界、影視界人士也難得齊聚一堂,向許石致意。

1919年出生台南的許石,從1940年代起,就逐步收集整理散落在台灣各地的民謠,透過重新編曲、與其他創作人合作填詞後,舉辦多場台灣鄉土音樂發表會。娛樂城不僅如此,許石更開戰後之先河,陸續設立中國唱片、女王唱片、大王唱片與太王唱片公司,將這些改編的民歌灌錄成唱片,以流行音樂形式推廣;許石也與烏來部落觀光歌舞團「清流園」合作,灌錄日文版原住民歌曲,推廣部落觀光,更與歌手朱艷華合作,灌錄戰後台灣首張原住民歌手唱片。

在許石的創作中,融合台灣不同曲調所編寫成的「台灣鄉土交響曲」,是特展一大亮點,相關手稿也都在展場公開展示。策展人徐玫玲:『(原音)它總共分了四個樂章,第一個樂章是有關閩南調,第二個樂章是客家調,第三個樂章是台灣的哭調,第四個樂章就是原住民曲調。我非常訝異在1964年,居然有一個是我們學術上很少提到的人,他採集台灣民謠那麼多民謠,而且他以西方管弦樂團編制,加上台灣傳統樂器,合寫了中西合併的編制,寫了台灣鄉土交響曲。』

許石的獨子許朝欽11日也將父親早年所錄製的「台灣鄉土民謠全集」系列唱片等文物捐贈給台灣音樂館典藏。許朝欽說,父親對的音樂熱愛勝過於自己的生命和家庭,希望藉由這次展覽,讓更多人感受到,許石不只是屬於許家人的,許石的音樂更是屬於全台灣人的。

 

檢視相片


台灣音樂家許石的獨子許朝欽(左一)將父親早年錄製的「台灣鄉土民謠全集」系列唱片等文物,捐贈給台灣音樂館典藏/江昭倫 攝

原始連結

百家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cottjayye 的頭像
    scottjayye

    玩攻略 - 狼人殺

    scottjay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